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黄子棱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字元威
唐末随父入,仕王审知父子,累官侍御史
后避乱建阳东观山,筑亭半山中,名曰望考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末随父入,仕王审知父子,历官侍御史
卜居建东观山,筑亭半山中,名曰望考亭。
十国春秋》卷九五有传。
闽小纪》卷二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黄子棱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十国春秋》卷九五)。
五代时随父入,居建阳东观山
入宋,累官至侍御史
事见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智广唐末 807 — 88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86 俗姓陈,唐末僧。
善言未来之事。
王审知入闽之初,传尝向其问十世之事,后皆验。
卒谥正觉禅师
十国春秋》卷九九有传,并录谶诗2则。
全唐诗》仅收1则于谶记类,《全唐诗续拾》补收1则。
僧增忍唐 813 — 8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3—871 【介绍】: 唐僧。
陈留人俗姓史
武宗会昌初出家于白草谷,结茅而居。
节度使李彦佐嘉其名节,为建白草院于龙兴寺
尝刺血写经二百八十余卷。
有《大悲论》、《三教毁伤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沛国陈留史氏子。
蚤岁乡校读书。
稍长偕计对策。
不得志去。
俄西游贺兰山中。
爱白草谷。
遂挂冠落发。
结茆以居。
乡里慕之。
不待分卫。
而酥酪之馈日给。
会昌五年
诏废教。
以地边远。
不在禁例。
节度使李彦佐
尤加敬。
为于龙兴寺
别建白草院以邀之。
大中七年
刺指血。
缮书诸经。
二百八十三卷。
彦佐虑其成疾。
谕之曰。
师大乘学。
要当久住世间。
荷负正法。
以利益含识。
顾兹破肌沥膜。
从事笔研。
而促其寿命。
孔子所谓身体发肤。
不敢毁伤者哉。
于是著三教毁伤论。
以见志。
九年读大悲经。
究寻四十二臂所表法。
至无畏手而疑之。
乃结坛祷请。
阅旬浃。
感空中双拳正印。
历历可睹。
因命工绘之以传。
著大悲论六卷。
或谤其非。
复虔请。
且使工濯笔铜碗以俟。
忽宝性一华出碗中。
枝叶鲜明殊甚。
感通十二年七月十日
示灭于白草院。
寿五十九。
其年十月十七日
塔全身于水馆之南。
释增忍
俗姓史氏
沛国陈留人也。
典谒之年登其乡校。
百氏简策寓目入神。
艺文且工。
随计吏数举不捷。
会昌初薄游塞垣访古贺兰山
中得净地者白草谷。
内发菩提心。
顿挂儒冠直归释氏。
乃薙草结茅为舍。
倍切精进。
羌胡之族竞臻供献酥酪。
至五载节使李彦佐嘉其名节。
龙兴寺建别院号白草焉。
盖取其始修道之本地也。
刺血写诸经。
大中七年李公虑其枯悴。
躬往敦论曰。
师何独善一身行小乘行。
胡不延惜生性任持教法。
所利博哉。
执情胶固遂著三教毁伤论以见志。
帅览而益加崇重。
九年因读大悲经。
究寻四十二臂。
至无畏手疑而结坛。
浃旬祷请。
自空中现其正印双拳历历可观。
遂命画工绘写此臂焉。
或有讥谤者。
再精悫虔告。
画工濯笔铜碗中忽感宝性华一朵。
枝趺𩬞叶一皆鲜明。
睹者惊叹。
至咸通十二年七月十日
示灭于白草院。
春秋五十九。
十月十七日
藏神于水馆之南建塔焉。
刺血写经。
总二百八十三卷。
画卢舍那。
阁三十五尺。
门一丈六尺。
起样画大悲功德三轴。
自著大悲论六卷。
并藏诸箧笥焉。
节使唐恒夫。
仰其遗迹奏乞旌劝。
敕谥大师曰广慧
塔曰念定。
弟子无辙亦致远之高足。
赍血书经二卷瑞华碗一枚诣阙奏呈。
宣赐紫衣。
天复中终。
梁乾化初
中书令西平王韩公逊录遗迹奏闻。
太祖敕致谥曰法空
赐紫方袍。
塞垣荣之。
后唐同光中从事薛昭纪为碑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义存唐末五代初 822 — 9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2—908 【介绍】: 唐僧。
泉州南安人
俗姓曾
年十七出家,谒芙蓉山照大师
后北游吴、楚、、燕、,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
懿宗咸通中芙蓉山,后住雪峰山广福院,因称雪峰义存
方僧人,云集法席,门徒常数千人。
僖宗赐号真觉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908 俗姓曾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
12岁出家,17岁落发。
宣宗大中间,北游吴楚、梁宋等地,于幽州受戒。
后至武陵,嗣德山宣鉴
懿宗咸通六年(865)归住福州芙蓉山。
后于福州西二百里雪峰山建院而居,世称雪峰和尚
僖宗时赐号真觉大师
四方禅侣从学者,常年有1500人,历40年而不衰。
唐末五代间,其门人遍布闽粤江浙一带,开云门、法眼二宗。
祖堂集》卷七、《宋高僧》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
《续藏经》有《雪峰义存禅师语录》二卷,录其谈禅之语,并录诗偈43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曾氏
泉之南安人
家世奉佛。
九岁求脱俗。
父母以其幼。
未许也。
年十二。
父游莆田之玉润寺。
侍焉。
寺有律师庆玄。
操行峻特。
见而遽拜之曰。
我师也。
遂留不肯归。
十七年落发。
芙蓉山照大师
会昌之祸。
遂遁止其所。
久之大中既中兴大法。
北游吴楚梁宋燕秦。
受具戒于幽州之宝刹寺。
历揽名山。
遍扣禅会。
卒获益于武陵德山
咸通六年
始营雪峰之居。
天下锡衲响应影随。
乾符中
观察使京兆韦公。
中和中
司空颍川陈公。
俱仰入府。
问道要。
或以闻之僖宗皇帝
遣闽人陈延效赐紫伽梨。
真觉师号。
岁辛亥
杖屦游丹丘四明
明年王氏审知
始以侍中
据有其地。
适不在。
若相避然。
后二年
还自吴。
王氏大加礼异。
斋僧构宇。
设像铸钟。
复时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
或油幢。
临席听法。
其熊罢之士。
渔猎之民。
皆变情易行。
薰其德而善矣。
僧问。
祖意教意是同是别。
云。
阇梨行脚为什么事。
问僧。
近离什么处。
僧云离浙中。
云。
船来陆来。
僧云。
二途不涉。
云。
争得到者里。
僧云有什么隔碍。
便打。
上堂。
举拂子云
者个为中下。
僧问上上人来如何。
举拂子。
僧云。
道者个为中下。
以拂子蓦口打。
因举六祖风幡话。
乃云。
大小祖师。
龙头蛇尾。
好与二十柱杖。
时大原孚上座侍立。
闻之咬齿。
云我适来与么道。
也好与二十柱杖。
戊辰年。
春三月示疾。
王使医以药进。
却不受。
夏五月二日夜乃灭。
寿八十七。
腊五十九。
其月十五日入塔。
嗣其法者。
玄沙师备
云门文偃
洞岩可休。
鹅湖智孚。
长庆慧棱
鼓山神晏
释义存
长庆二年壬寅生于泉州南安县曾氏。
自王父而下皆友僧亲佛清净谨愿。
生而鼻逆荤血。
乳抱中或闻钟磬或见僧像。
其容必动。
以是别垂爱于膝下。
九岁请出家。
怒而未允。
十二从家君游蒲田玉润寺。
律师庆玄持行高洁。
遽拜之曰。
我师也。
遂留为童侍焉。
十七落发来谒芙蓉山照大师
见而奇之。
故止其所。
宣宗中兴释氏。
其道也涅而不缁。
其身也袖然而出。
北游吴楚梁宋燕秦。
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
讫巡名山扣诸禅宗。
突兀飘飖云翔鸟逝。
爰及武陵一面德山。
止于珍重而出。
其徒数百咸莫测之。
德山曰。
斯无阶也吾得之矣。
咸通六年归于芙蓉之故山。
其年圆寂大师亦自沩山拥徒至于怡山王真君上升之地。
其徒孰(就师已嗣德山)累累而疑关。
拒而久之。
则有行实者。
始以同而议曰。
我之道魏魏乎。
法门围绕之所不可造次。
其地宜若布金之形胜可矣。
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
环控四邑峭拔万仞。
崷崒以支圆碧。
培楼以𤫽群青。
怪石古松栖蛰龟鹤。
灵湫邃壑隐见龙雷。
山之巅先而雪盛而寒。
其树皆别垂藤萝。
䒠茸而以为之衣。
交错而不呈其形奇姿异景不可殚状。
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
实闽越之神秀而古仙之未攸居。
诚有待于我也。
祈以偕行去。
秋七月穿云蹑藓陟险升幽。
将及之。
曰。
吾居也。
其夕山之神果效灵。
翌日岩谷爽朗烟霞飞动。
云庵既立月构旋隆。
繇是柅法轮于无为。
树空门于有地行实乃请名其山曰雪峰
以其冬雪夏寒取鹫岭猴江之义。
斯则庚寅逮于乙未
以山而道任。
山以而名出。
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
趋之若召。
乾符中观察使京兆韦公。
中和中司空颖川陈公。
每渴醍醐而不克就饮。
交使驰恳。
为之入府从人愿也。
其时内官有复命于京语其道。
其侪之拔俗悟空者。
请蜕浮华而来脱屣。
僖宗皇帝闻之。
翰林学士访于闽人陈延效得其实奏。
于是乃锡真觉大师之号。
仍以紫袈裟俾延效授焉。
受之如不受。
衣之如不衣。
居累
辛亥岁遽然杖屦。
其徒启而不答。
云以随之。
东浮于丹丘四明
明年王侍中之始据闽越。
乃洗兵于法雨致礼于禅林。
馥存之道常东望顶手。
后二年自吴还闽大加礼异。
闽王王氏誓众养民之外雅隆其道。
凡斋僧构刹必请问焉。
为之增宇设像。
铸钟以严其山。
优施以充其众。
时则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
每将俨油幢聆法论未尝不移时。
仅乎一纪勤勤恳恳。
熊罴之士因之投迹檀那。
渔猎之逸其或弭心鳞羽。
戊辰年春三月示疾。
闽王走医。
医至粒药以授曰。
吾非疾也。
不可罔子之工。
卒不饵之。
其后札偈以遗法子。
函翰以别王庭。
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云木惨悴。
其夜十有八刻时灭度
俗寿八十有七。
僧腊五十有九。
其月十五日塔而藏之。
尔日奔走闽之僧尼士庶。
巷无居人。
闽王涟如出涕。
且曰。
师其舍予一何遽乎。
子延禀躬祭奠之。
复斋僧焉。
存之行化四十馀年。
四方之僧争趋法席者不可胜算矣冬夏不减一千五百。
徒之环足其趋也。
驰而愈离。
辩而愈惑。
其庶几者。
一曰师备
拥徒于玄沙(今安国也)次曰可休。
拥徒于越州洞岩
次曰智孚。
拥徒于信州鹅湖
其四曰惠棱。
拥徒于泉州招庆。
其五曰神晏
福州之鼓山分灯化物。
皆膺圣奖赐紫袈裟。
而玄沙级宗一大师焉。
系曰。
雪峰道也恢廓乎骏奔四海学人。
所出门生形色不类何邪。
玄沙乘楞严而入道。
识见天殊。
其犹谚曰青成蓝蓝谢青
师何尝在明经
故有过师之说。
一则雪峰自述塔铭。
已尽其致也。
一则玄沙安立三句决择群见。
极成洞过欤。
今江表多尚斯学。
此学虚通无系了达逍遥勿拘。
知乘急也。
雪峰化众切乎杜默禅坐。
知戒急也。
其能各舍一缓以成一全。
则可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詹必胜唐末 ? — 8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3 【介绍】: 唐末婺源人
昭宗大顺末王审知福州,年余不下。
景福二年审知必胜为先锋兵马使,强攻城之西南,必胜冒矢石先登。
城破,必胜殁于阵。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余镐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建阳人字周京
懿宗咸通十年进士,除校书郎
乾符中僖宗荒嬉,疏谏不纳,以父老乞归。
黄巢建州避居莆田
王审知据闽,辟召不应,耕隐壶山以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周京莆田(今属福建)人。
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第
校书郎
世乱后隐居莆田黄石
僖宗广明中林慎思卒后,作诗哀之。
王审知屡辟而不就。
闽诗录》甲集卷一载其事迹,并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师备唐末至五代 836 — 9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08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闽人俗姓谢
少憨黠好钓。
唐懿宗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后居福州玄沙院。
王审知始有闽土,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
后梁太祖开平间示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908 俗姓谢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早年常垂钓于南台江
懿宗咸通初芙蓉山出家,后至豫章开元寺受戒。
初与雪峰义存为同学,后以为师。
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
王审知奄有闽土后,赐号宗一大师
从其受业者有700余人,其再传弟子文益,开创法眼宗
宋高僧》卷一三、《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师名师备
福州闽县谢氏子。
少渔于南台江上。
及壮忽弃舟。
芙蓉山训禅师断发。
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
受具足戒。
芒鞋布衲。
食才接气。
宴坐终日。
众异之。
兄视雪峰
而师承之。
雪峰呼为头陀。
每见之曰。
再来人也。
何不遍参去。
对曰。
达磨不来东土。
二祖不往西天。
雪峰然之。
结屋玄沙。
众相寻而至。
遂成丛林。
说法与契经冥合。
诸方有未明要义。
皆从决之。
曰。
佛道闲旷。
无有涂程。
无门为解脱之门。
无见作道人之见。
不在三际。
岂有升沉。
建立乖真。
不属造作。
动即涉尘劳之境。
静则沉昏醉之乡。
动静双泯。
即落空亡。
动静双收。
即漫汗佛性。
必须对其尘境。
如枯木寒灰。
但临时应用。
不失其宜。
如镜照像。
不乱光辉。
如鸟飞空。
不杂空色。
所以十方无影像。
三界绝行踪。
不堕往来机。
不住中间相。
钟中无鼓响。
鼓中无钟声。
钟鼓不交参。
句句无前后。
如壮士展臂。
不借他力。
如师子游行。
岂求伴侣。
九霄绝翳。
何用穿通。
一段光明。
未曾昏昧。
到这里。
体寂寂。
常皎皎。
赤赫𦦨。
无边表。
圆觉空中。
不动摇。
吞烁乾坤。
迥然照出世者。
元无出入。
盖名相无体。
道本如如。
法尔天真。
不因修證。
只要虚闲。
不昧作用。
不涉尘泥。
若纤毫不尽。
即落魔界。
且句前句后。
是学人难处。
所以云。
一句当机。
八万法门。
生死路绝。
直似秋潭月影。
静夜钟声。
随扣击以无亏。
触波澜而不散。
犹是生死岸头事。
道人行处。
如火销冰。
箭既离弦。
无反回势。
所以牢笼不肯住。
呼唤不迥头。
古圣不安排。
至今无处所。
步步登玄。
不属邪正。
识不能识。
智不能知。
动便失宗。
觉即迷旨。
二乘胆战。
十地魂惊。
语路处绝。
心行处灭。
直得释迦掩室于摩竭。
净名杜口于毗耶。
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
释梵绝视听而雨花。
与么。
现行无疑。
此外更疑何事。
勿栖泊处。
离去来今。
限约不得。
寻思路绝。
不因庄严。
本来清净。
动用语笑。
随处明了。
更无少欠。
时人不悟。
妄自涉尘。
处处染著。
头头系绊。
纵悟则尘境纷纷。
名相不实。
更拟凝心敛念。
摄事归空。
随有念起。
旋旋破除。
细想才生。
即便遏捺。
如此见解。
即是落空亡底外道。
魂不散底死人。
冥冥寞寞。
无觉无知。
塞耳偷铃。
徒自欺诳。
我这里则不然也。
更不隈门旁户。
分明句句现前。
不属商量。
不涉文字。
权名出家儿。
毕竟无踪迹。
真如凡圣。
地狱天堂。
皆是疗狂子之方。
都无实事。
虚空尚无改变。
大道岂有升沉。
悟则纵横不离本际。
到这里凡圣也无立处。
若向句中作意。
则没溺汝。
学人若向外驰求。
又属魔王眷属。
如如不动。
没可安排。
恰似𦦨炉。
不藏蚊蚋。
本来平坦。
何用刬除动转。
施为是真解脱。
纤毫不受。
措意便差。
借使千圣出头来。
也安排他。
一字不得
又曰。
仁者如今事不获已。
教我抑下多少威光。
苦口相劝。
百千方便道。
如此如彼。
共相知闻。
尽成颠倒知见。
将此喉咽唇吻。
祇成得个野狐精业。
谩汝我。
还肯么。
只如今有过无过。
唯我自知。
汝又争得会。
若是恁么人出头来。
甘伏呵责。
夫为人师匠。
大不容易。
须是善知识始得。
我如今恁么道。
方便助汝。
犹尚不能觏得。
可中浑举宗乘。
是汝向什么处措手。
还会么。
四十九年是方便。
祇如灵山会上。
有百千众。
唯有迦叶一人亲闻。
馀皆不闻。
汝道。
闻底事作么生。
不可道。
如来无说说。
迦叶不闻闻。
便当得否。
不可是汝修因成果。
福智庄严底事。
知么。
且道吾有正法眼藏。
付嘱大迦叶。
我道犹如话月。
曹溪竖拂。
还同指月。
所以道。
大唐国内宗乘。
未有一人举唱。
设有一人举唱。
尽大地人失却性命。
无孔铁锤相似。
一时亡锋结舌去。
汝诸人赖我不惜身命。
共汝颠倒知见。
随汝狂意。
方有申问处。
我若不共汝与么知闻去。
汝向什么处得见我。
会么。
大难大难。
疾大法难举。
罕遇上根。
学者依语生解。
随照失宗。
乃示纲宗三句。
曰第一句。
且自承当。
现成具足。
尽十方世界。
更无他故。
祇是仁者。
更教谁见谁闻。
都来是汝心王所为。
全成不动智。
只欠自承当。
涣作开方便门。
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
亘古亘今。
未有不是。
未有不非者。
然此句。
成平等法。
何以故。
但是以言。
遣言以理逐理。
平常性相。
接物利生耳。
且于宗旨。
犹是明前。
不明后。
号为一味平实
分證法身之量。
未有出格之句。
死在句下。
未有自由分。
若知出格量。
不被心魔所使。
入到手中。
便转换落落地。
言通大道。
不堕平怀之见。
是谓第一句纲宗也。
第二句。
迥因就果。
不著平常一如之理。
方便唤作转位投机。
生杀自在。
纵夺随宜。
出生入死。
广利一切。
迥脱色欲。
爱见之境。
方便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
此名二理双明。
二义齐照。
不被二边之所动。
妙用现前。
是谓第二句纲宗也。
第三句。
知有大智。
性相之本。
通其过量之见。
明阴洞阳。
廓周沙界。
一真体性。
大用现前。
应化无方。
全用全不用。
全生全不生。
方便唤作慈定之门。
是谓第三句纲宗也。
因见亡僧。
谓众曰。
亡僧面前。
正是触目菩提。
万里神光顶后相。
学者多溟涬其语。
梁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
示疾而化。
阅世七十有四。
坐四十四
状短小。
然精神可掬。
与闽帅王审知
为内外护。
审知尽礼。
延至安国禅院
众盈七百。
石头之宗。
至是遂中兴之。
有得法上首罗汉琛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闽之谢氏。
少随其父。
南台江中。
得鱼辄纵之。
父虽怒不恤也。
咸通初
出家芙蓉山
即往豫章开元寺受具。
归执役隶业院。
辛苦无所惮。
布纳芒鞋。
日中一食。
常坐不卧。
丛林以头陀称之。
雪峰存禅师
其同学兄也。
尝谓之曰。
头陀何不遍参去。
曰。
达磨不来东土。
二祖不往西天。
深以为然。
出世玄沙。
毳士之相从者。
常七百许人。
一日上堂。
默坐良久。
大众将谓不说法。
一时散去。
咄云。
看者一队汉。
略无一个有智慧者。
但见我开者两片皮。
尽来簇著。
觅言觅语。
是我真实为他。
却总不会。
若恁么大难大难。
有时垂语曰。
诸方老宿尽道。
接物利生。
且问汝三种病人来。
汝作么生接。
若拈椎竖拂。
盲者不见。
提唱古今。
聋者不闻。
待他对答。
哑者无言。
若接不得。
佛法无灵验。
有僧。
出云。
三种病人。
和尚还许人商量否。
云。
汝作么生商量。
其僧便珍重而出。
云。
不是不是。
罗汉云
深现有眼见。
有耳听。
又有口说话。
和尚作么生接。
中塔
三种病人。
即今在什么处。
见僧来礼拜。
因我得礼汝。
问长生。
维摩观佛。
前际不去。
后际不来。
见在不住。
汝作么生观。
长生
放皎然过。
有个商量。
放汝过。
作么生商量。
长生良久。
情知汝向鬼窟里作活计。
僧问
是什么得恁么难见。
只为太近。
又问。
学人为什么道不得。
畐塞汝口。
争解道得。
当是时。
审知王氏。
侍中据有闽土。
为奏赐紫伽梨。
师号宗一
开平二年。
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终。
寿七十四。
腊四十四。
忠懿王为树塔焉。
释师备
俗姓谢
闽人也。
少而憨黠酷好垂钓。
往往泛小艇南台江自娱。
其舟若虚
同类不我测也。
一日忽发出尘意。
投钓弃舟。
芙蓉山出家。
咸通初年也。
后于豫章开元寺具戒还归故里。
山门力役无不率先。
布衲添麻芒鞋续草。
减食而食语默有常。
人咸畏之。
汪大度虽研桑巧计不能量也。
同学法兄则雪峰存师也。
一再相逢。
多许与故目之为头陀焉。
有日谑之曰。
头陀何不遍参去对曰。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深器重之。
先开荒雪峰
多率力。
王氏始有闽土。
赐紫衣号宗一大师
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终。
春秋七十四。
僧腊四十四。
闽越忠懿王王氏树塔。
三十年演化。
禅侣七百许人。
得其法者众推桂琛为神足矣。
至今浙之左右山门盛传此宗法嗣繁衍矣。
其于建立透过大乘初门。
江表学人无不乘风偃草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文炬晚唐 ? — 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 【介绍】: 唐僧。
福州人俗姓黄字子薰又字涅槃
初为县狱卒,后弃而为僧。
传有异术,出言成谶,时有应验。
王审知后,迎住泉州崇福院,赐号慧日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 俗姓黄字子薰一字涅槃福州(今属福建)人。
初为县狱卒,后弃而为僧。
传有异术,出言成谶,时有应验。
王审知后,迎住泉州崇福院,赐号慧日禅师
十国春秋》卷九九有传。
全唐诗》谶记类收谶诗1则,另《春渚记闻》卷二、嘉靖《尤溪县志》等尚存3则谶诗。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潮唐末 ? — 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 【介绍】: 唐末光州固始人字信臣
初为县吏
与弟王审知王绪起兵,署为军正。
为部下所杀,众推潮为主。
后据泉州降唐,任泉州刺史
掩有闽中五州之地。
拜为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偓唐末 840 — 9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
昭宗龙纪元年进士
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
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贻范还相,执不草麻。
及帝自凤翔还,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
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
后召还故官,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
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
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父韩瞻李商隐联襟。
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
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
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
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固辞之。
朱温专权,恨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后召复原官,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
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
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
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杨学士》等。
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
《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
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
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
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
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
),字致免一云字致光
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
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
召乞左拾遗
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凤翔节度掌书记
光化中,自司勋郎中侍御史知杂翰林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
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
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
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
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人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
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
字致光
京兆万年人
进士
佐河中幕府
召拜左拾遗
累迁左谏议大夫
宰相允判度支
表以自副。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昭宗幸凤翔。
兵部侍郎
承旨
朱全忠恶之。
濮州司马
再贬荣懿
邓州司马
挈其族南依王审知
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
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
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
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
薛季宣《香奁集叙》
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
张侃《跋楝词》
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
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
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
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
诗人比兴扫地矣。
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
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
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
《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
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
《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
《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
性情既挚,风骨自遒。
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
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
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
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
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
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
……《香奁》之词,亦云亵矣。
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
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
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
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
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
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
《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
《蛾木编》
晚唐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
《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
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
《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
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
《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
即论艳体,亦是高手。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
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
《唐宋诗举要》
北江曰:晚唐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
《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
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
《唐人绝句精华》
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
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
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滔晚唐 84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莆田人字文江
昭宗乾宁进士
光化中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
工诗文。
有集,又编有《泉山秀句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0?—? 字文江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困于举场20余年,至昭宗乾宁二年(895)方登进士第
光化中四门博士
天复元年(901),以监察御史里行王审知威武军节度推官
生平见洪迈《唐黄御史集序》、《十国春秋》本传。
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多“雄新隽永,称一时绝调。
”(《十国春秋》本传)洪迈称“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唐黄御史集序》)。
黄滔交游颇广,与当时著名文士罗隐林宽崔道融、徐寅、翁承赞等尤善,迭有唱酬。
时中原板荡,文士韩偓王涤崔道融辈多南奔依王审知闽中文学之盛,可称空前,此与黄滔之援引招徕,不无关系。
其诗多酬唱赠别、感慨身世,而较少反映唐末动荡崩析之社会现实。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黄滔集》15卷,所纂《泉山秀句集》30卷。
宋史·艺文志七》则记其《编略》10卷、《莆阳黄御史集》2卷。
今存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唐黄御史文集》8卷、《天壤阁丛书》本《莆阳黄御史集》10卷,后者搜辑较完备。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黄滔,生卒年不详,字文江莆田(今属福建)人。
咸通末即应举,久不第。
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
光化中,任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天复元年(901),归,以监察御史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推官
卒。
工诗能文,尤长律赋。
有《黄滔集》十五卷,又集唐闽人诗为《泉山秀句集》三十卷,均佚。
宋人辑有《莆田黄御史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
补诗一首。
字文江
泉州莆田人
乾宁二年进士
光化中四门博士
天复元年王审知辟。
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黄文江力孱韵清,妮妮如与人对语。
《闽书》
中州名士避地于闽者,若李绚韩偓王涤崔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传懿辈,悉主于
有《泉山秀句集》及文集行世。
洪迈文瞻蔚典则,策扶教化;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郁郁有贞元长庆风。
《诗学渊源》
)诗类韦庄,源出齐梁,惟七言高华,气力自胜,无卑靡之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延嗣闽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族子。
为人慨切好直言,以道义自任。
唐僖宗光启初,随审知
后梁灭唐,封审知闽王
时强藩多称帝,审知不无心动,延嗣反复极谏,审知虽不乐其言,然因之亦终身未称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崔道融五代 ? — 9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荆州人自号东瓯散人
唐时以征辟为永嘉,累迁右补阙
唐末耻仕梁王朱温,避地入
有《东浮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7? 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属湖北)人。
唐末避乱,与母迁至永嘉隐居。
昭宗时,出为永嘉县
后避乱入,以右补阙召,未赴,卒于闽中
生平见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九。
道融禀性高奇,工绝句。
其《铜雀妓》、《春闺》等诗,语意妙甚,尤为人所称道。
辛文房称为晚唐之出类拔萃者。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申唐诗》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录其《东浮集》9卷(原10卷,500余篇),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崔道融
-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
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
征为永嘉
后入,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
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
乾宁二年(895),曾自编诗文为《东浮集》九卷,又撰四言诗六十九篇,述中唐以前事实,一事为一篇,编为三卷,名曰《申唐诗》,均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道融)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
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
”《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
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寄人》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寒食夜》云:“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独贮远乡情”等,尚众。
谁谓晚唐间,忽有此作,使古人复生,亦不多让,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
人悉推服其风情雅度,犹恨出处未能梗概之也。
章仔钧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浦城人
深沉大度,逾不惑,隐居不仕。
后以王审知尚知有唐,乃诣军门上“战、攻、守”三策,审知馆为上客。
奏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北面行营招讨使,有惠政。
卒赠忠宪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彦复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
王审知从弟。
唐昭宗景福初都统,从审知福州,亲犯矢石,指授方略,遂陷其城。
顷之,官泉州刺史,终于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郑良士五代 856 — 9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士良
五代时仙游人字君梦初名昌士
累试进士不第,唐昭宗景福二年自表献诗五百余篇,敕授国子四门博士,累迁、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天复元年,弃官归隐于白崖山
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应王审知辟命,起仕闽为左散骑常侍
有《白崖集》、《中垒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6—930 全唐诗》小传云“一作士良”,误。
原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今属福建)人。
懿宗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
昭宗景福二年(893)献诗500篇,授国子四门学士
补阙,累迁、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天复元年(901),弃官归隐。
后梁贞明元年(915),始赴闽王审知辟命,历建州判官威武军节度掌书记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为人沉厚寡言,梁太祖称其为长者。
事迹散见《仙溪志》卷四、《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白岩集》10卷,又《中垒集》10卷,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太原人字用霖
王涣从兄。
昭宗景福中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
哀帝天祐间,避乱入
四年春王审知开无遮大会,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皆预会。
终于闽。
能诗,与贯休友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用霖,族望太原(今山西),《全唐诗》小传谓是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恐误。
昭宗景福中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
天祐时避乱入四年(907)尝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等从王审知设无遮大会。
后终于闽。
能诗,与贯休有交,有《寄王涤》诗。
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中》、《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翁承赞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五代时莆田人字文尧,一作福清人字文饶号狎鸥翁
唐昭宗乾宁三年进士,又擢弘词科。
初为京兆府参军
天祐中右拾遗受诏册王审知闽王
后梁太祖开平中复为闽王册礼副使
寻擢福建盐铁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后依审知,遂为闽相,卒。
工诗,有《昼锦》、《弘词》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文尧排行十九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
昭宗乾宁三年(896)进士第
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
光化三年(900),授右拾遗
天祐元年(904)册礼使,封王审知琅琊王,后拜谏议大夫
后梁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闽王承赞复为册礼副使
寻擢右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留相闽。
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三、《淳熙三山》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卷九五。
承赞工诗,尤以《题》、《访建阳马驿僧亚齐》诗著名。
辛文房称其诗“高妙”(《唐才子传》卷一〇)。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翁承赞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
《全唐诗续拾》补6首。
唐诗汇评
翁承赞,生卒年不详,字文尧晚年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
乾宁三年(896)进士第,又擢宏词科,任京先府参军
天祐元年昭宗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琅琊郡承赞右拾遗册礼使
返命,迁户部员外郎谏议大夫
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册封王审知闽王,以承赞册礼副使
寻官守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遂依王审知审知以为相。
卒。
能诗,与黄滔友善。
有《翁承赞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承赞工诗,体貌甚伟,且诙谐,名动公侯……尝奉使福州,见友僧亚齐,赠诗云:“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见亚齐。
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
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他诗高妙你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孟威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咸
唐末五代时闽人
唐哀帝天祐中王审知,为都押牙,仕至建州刺史,有能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夤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泉州莆田人字昭梦
唐昭宗乾宁中进士第,试《止戈为武赋》,一烛才尽已就,有“破山加点,拟戍无人”之句,礼部侍郎李择览而奇之,授秘书省正字
尝游大梁,以赋谒朱温,大受赏识。
王审知掌书记
李存勖因闽使问寅,谓其指斥先帝,讽审知欲杀之,寅遂拂衣去,与妻月君偕隐以终。
有《探龙集》、《钓矶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寅,一作夤,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
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正字
后归闽王王审知辟为掌书记
后唐庄宗即位,因寅曾讥刺其父,命审知杀之。
审知惧而不敢复用,寅遂拂衣而去,归隐延寿溪。
生平详见《五代史补》卷二、《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寅工诗善赋。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不出五代之格,体物之咏尤多”。
其中“白发随梳少,青山入梦多”、“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等诗,尤为人推许。
著作颇多,有《徐寅别集》5卷、《探龙集》5卷、《徐寅赋》1卷等。
今存《徐正字诗赋》2卷、《钓矶集》5卷。
全唐诗》存诗4卷。
唐诗汇评
徐夤,生卒年不详,一作徐寅,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
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
后归王审知掌书记
初,汴州,时朱全忠沙陀李克用为敌,克用眇一目,作《过大梁赋》献全忠,有“一眼伧夫,望英风而胆落”之句。
克用子存勖灭梁,闽使朝贺,存勖以辱及先人,命审知杀之。
审知但戒阍者不使引接遂拂衣归隐。
工诗能文,有《探龙集》、《钓矶集》,均佚。
元时裔孙徐子元辑成《钓矾文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字昭梦
莆田人
进士
秘书省正字
闽中王审知辟佐幕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徐玩《钓矶文集序》
威武军殿中侍御史刘公山甫撰公(按指徐夤)墓志铭,谓公所著词赋,感动鬼神,搜括造化。
又谓悲泣百灵,包罗万象,明珠无价,至道不文,穷达理性,讽诫浇浮,合先圣贤之意矣。
)妻字月君,有赠内诗,中一联“神传尊圣陀罗咒,佛授金刚般若经”,即此堪偕隐者矣。
有《探龙》、《钓矶》二集,作诗甚多,中以东两南北为题。
马允刚《唐诗正声》
昭梦晚唐诗名甚重,兴致豪富,无意不搜,无同不炼,以七律见长,后人学之者多。
然意味不深,亦无远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